组委会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是上海市宝山区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上海市宝山区的一级国家行政机关;对宝山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负责;在宝山区人民代表大会闭幕期间,对宝山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分别由区长、副区长和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每届任期五年,实行区长负责制。

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111计划”、“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1922年10月23日,国共合作曾创建了上海大学,1927年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上海大学。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2019年,上海大学在QS建校50年以下大学150强排名中列中国大陆第1名;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列中国大陆第16名;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列中国大陆第36名。 截至2019年5月31日,上海大学有宝山校区(校本部)、延长校区、嘉定校区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设有26个学院、1个学部(筹)和2个校管系;开设86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3077人;有研究生16954人,全日制本科生19934人,专科生37人,预科生55人。

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于2022年10月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是由浙江省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组建的石墨烯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依托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牵头,联合我国石墨烯行业骨干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国有资本、社会资本等32家股东单位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1.66亿元,落户于宁波市镇海区。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采用“公司+联盟”的形式,依托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GIA),该联盟拥有成员单位150余家,基本囊括了国内外从事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的主流单位,涵盖了石墨烯产业链各个环节。

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是国内石墨烯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创新中心,采用“公司+联盟”形式,依托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GIA,简称“石墨烯联盟(CGIA)”)及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建立。总体目标:致力于建成引领全球石墨烯产业发展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石墨烯联盟(CGIA)成立于2013年7月13日,是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委的支持下,联合国内外从事石墨烯技术研发的高校科研院所、主流石墨烯生产企业、应用企业、终端产品用户企业和社会资本,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自发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指导单位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是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字〔2008)17号)的规定设立的,为市政府组成部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挂上海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牌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设内设机构24个,机关行政编制为300名。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是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字〔2008〕17号)的规定设立,为市政府组成部门,设15个内设机构。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机关行政编制为102名。

支持单位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C- MRS )是中国从事材料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自愿结合并依法成立的全国性、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协的组成部分,挂靠在中国科学院。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是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合 会 ( International Union of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简称IUMRS ) 的发起单位之一,并代表国家身份作为该会的成员。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成立于2018年,位于中关村科学城翠湖科技园,是北京市最早批准、由北京大学牵头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秉承“融通资源、集聚匠才、创新机制、引领未来”的理念,BGI以“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制引领石墨烯行业的创新发展。目前拥有两栋研发大楼,实验室面积2万平方米,人才队伍规模达260余人。

纳米马来西亚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负责承担国家在纳米技术领域针对产业化技术培育、推广的扶持工作,从14年起开始承担国家石墨烯行动计划。该项目直接对中央政府汇报,在国家科技部、经贸部等主要部门的支持下,由纳米马来西亚公司负责执行和协调具体工作。该行动计划围绕马来西亚的六大支柱产业,展开石墨烯技术布局,涉及领域涵盖橡胶、电子、润滑、储能、塑料等,截止19年已有30家下游应用企业参与到40多个研发应用项目中。

英国国家石墨烯研究院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机构。该研究所是世界上首个专注于石墨烯研究的机构,一直以来在石墨烯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和进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曼彻斯特大学石墨烯研究所进行介绍和分析:研究所背景与历史、研究所的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研究所的科研成果与突破、研究所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研究所的影响力与未来发展。

西班牙光子基金会是一家专业会议组织者,专门从事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特别是“石墨烯和 2DM”会议和在线会议的规划和执行。该基金会是构建和培育欧洲卓越以及加强该领域合作的关键参与者。他们的目标一是为基础纳米科学知识的传播、转移和转化提供创新平台;二是为了加强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跨学科研究,促进国际研究小组之间的合作,并促进新的联合项目提案的出现。

承办单位

上海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是由上海市和宝山区市区联动打造的石墨烯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之一。平台以石墨烯应用需求为牵引,着力构建石墨烯应用技术创新、中试及产业化的核心服务能力;通过“基地+基金+人才”模式,集聚并有效配置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创新资源,促进实验室较成熟成果的产业化,解决产业面临的共性技术问题,培育打造石墨烯产业集群;建设成为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国际知名的协同创新平台,实现“平台促科技,平台带产业”。

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牵头,联合我国石墨烯行业骨干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国有资本、社会资本等32家股东单位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1.66亿元,落户于宁波市镇海区。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NGIC”)采用“公司+联盟”的形式,依托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GIA),该联盟拥有成员单位140余家,基本囊括了国内外从事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的主流单位,涵盖了石墨烯产业链各个环节。NGIC秉持“聚焦需求,众筹众创,共建共享”的发展思路,面向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围绕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新能源、工业节能、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海洋工程、新材料技术等若干重点领域,聚焦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石墨烯材料产业化应用和石墨烯行业质量等研发方向,建设研发设计中心、行业服务中心、协同创新基地、国际合作基地等四大能力平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测试验证、中试孵化及行业公共服务等创新能力建设,突破技术成熟度4-7级的石墨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基础前沿技术,通过融合各创新要素实现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支撑打造贯穿石墨烯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价值链的创新体系,助推我国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

中欧合作石墨烯创新中心是由宝山区科委、宝山城市工业园与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石墨烯联盟(CGIA)共同发起成立的国际石墨烯创新服务平台,也是2019中欧长三角石墨烯创新高峰论坛的重要成果。 中心承担着链接上海与欧洲石墨烯产业的重要使命,旨在推动海内外优秀石墨烯项目团队与上海本地产业的深度交流、资源共享、技术合作、成果孵化、人才培养和项目产业化,促进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乃至全球高水平石墨烯创新技术及创新成果在上海的产业化落地,提升上海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能力,孵化出一批全球性创新型科技项目,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硬科技",将上海宝山打造成全球石墨烯产业合作孵化的策源地,更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有力支撑。 寰球(上海)石墨烯科技中心于2020年4月3日成立,是中欧合作石墨烯创新中心的运营单位。

协办单位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84年,是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集团积极布局智能电气、绿色能源、工控与自动化、智能家居以及孵化器等“4+1”产业板块,形成了集“发电、储电、输电、变电、配电、售电、用电”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优势。业务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超过3万名员工,年销售额达600亿元,位列中国民营企业100强。顺应现代能源、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技术融合发展大趋势,正泰以“一云两网”为发展战略,将“正泰云”作为智慧科技和数据应用的载体,实现企业对内与对外的数字化应用与服务,依托工业物联网(IIoT)构建正泰智能制造体系,践行电气行业智能化应用,依托能源物联网(EIoT)构建正泰智慧能源体系,开拓区域能源物联网模式,围绕能源“供给-存储-输变-配售-消费”体系,正泰以新能源、能源配售、大数据、能源增值服务为核心业务,以光伏设备、储能、输配电、低压电器、智能终端、软件开发、控制自动化为支柱业务,打造平台型企业,构筑区域智慧能源综合运营管理生态圈,为公共机构、工商业及终端用户提供一揽子能源解决方案。集团于2019年9月27日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一带一路”中国企业100强榜单排名第81位。2020年9月10日,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列第83位。2020年9月16日,入选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6届中国机械工业百强名单,排名第10。

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16年,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会员单位,2022年浙江省企业创造力百强企业,注册资本6600万元,研发中心10000平米。公司秉承首创(First)、极致(Best)、使命(Most)“3T”经营理念,致力于单层氧化石墨烯及其宏观组装材料的研发、生产及技术服务。 公司科创实力强,行业影响力大。拥有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230余项、国际专利30余项,为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落地转化企业,荣获2022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最高奖——优胜奖。获得国际石墨烯产品认证中心(IGCC)全球首个单层氧化石墨烯、单层氧化石墨烯改性功能纤维尼龙6产品认证证书。单层氧化石墨烯改性功能纤维荣获石墨烯联盟全球“2021年度最佳石墨烯产品创新奖”(石墨烯奥斯卡奖);单层氧化石墨烯技术成果入选“2020-2021年度中国市场黑科技TOP50”榜单,紧跟中国航天、华为、龙芯中科之后位居第六位。 公司技术原创,产品硬核。成功开发出“一片原料两根纤维两张膜”产业链技术和产品体系,即以单层氧化石墨烯为核心原料,以石墨烯基碳纤维、石墨烯多功能复合纤维、石墨烯散热膜及电热膜为重要应用领域,贯通料材器用,形成顶天立地格局。同时,以“石墨烯+”模式,为其他应用场景提供研发支持和技术解决方案。

烯纺科技是一家由高层次专家人才发起创立的,旨在以石墨烯材料技术创新功能纺织品应用,创新突破行业发展瓶颈,打破关键纺织材料技术国外垄断,以材料科技赋能纺织业发展。企业核心团队硕博人才占比超过45%,已建成从实验室→小试→中试→量产的石墨烯功能纺织品开发闭环,持有30余项授权专利,参与制定行业标准2项。建成通过ISO9001管理体系认证的、年产300吨的石墨烯功能纺织品生产加工及检测完整生产线,下游产品涵盖具有显著体感的消臭袜、抗菌内裤、透气衬衫、驱螨毛巾、凉感四件套等产品,性能可达到行业顶尖水平,价格可满足各类市场要求。

中关村华清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由北京现代华清材料科技发展中心、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自愿联合发起成立的,经北京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联盟以新材料开发和科技创新为导向,以推进低成本石墨烯及装备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为目标,建立质量检测体系,提升石墨烯材料的国际竞争力,大力推动石墨烯技术和产业发展。旨在通过整合协调产业资源,建立上下游、产学研信息、知识产权等资源共享机制;建立与政府沟通的渠道及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的平台;推动标准、评价、质量检测体系的建立,促进成员单位的自身发展,从而达到推动石墨烯产业发展的目的。

Graphene Info是目前全球最热门的科技资讯中心之一,涵盖了石墨烯行业内全产业链咨询信息,是目前全球石墨烯行业信息的综合门户。Graphene Info于2009年推出,并迅速登顶成为全球石墨烯人士产业信息获取地。 Graphene-info为全球石墨烯人及关注石墨烯行业的各界人士提供专业服务、资源和信息。截止目前,Graphene Info及母平台Metalgrass集团的每月读者超过40万,通讯订阅者超过50,000,社交媒体关注者超过50,000。

西安市追梦硬科技创业基金会(DTECF,以下简称基金会)是由一批有家国情怀、有复兴梦想、有战略眼光、有慈善爱心,和有实力的社会知名人士发起成立的慈善组织(非公 募)。 基金会的宗旨是,探索通过公益慈善的力量来推动中国科技原创技术发展的新途径,培育中国科技原创技术创业的追梦人。 基金会着力打造硬科技创业的服务平台,架设原创科技创业追梦人与公益慈善捐赠人对接的桥梁,发掘有潜力的、有独创精神的硬科技创业团队。重点关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拾遗补缺,雪中送炭,通过定向捐赠、众筹等多种公益慈善捐赠方式,帮筹款创业,助梦想成真,培育中国的“乔布斯”、“马斯克”,为实现科技强国而贡献力量。

上海际烯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石墨烯联盟(CGIA)在上海设立的创新服务平台。通过依托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的战略定位,联合宝山区政府共同搭建“上海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以科技产业为导向,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多元化投入的运行模式,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和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努力实现“平台促科技、平台带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石墨烯产业协同发展。

关于主办方

联系我们
400-110-3655   

E-mail: meeting@c-gia.cn   meeting01@c-gia.cn

参展电话:13646399362(苏老师)

主讲申请:19991951101(王老师)

官方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 版权所有     运营机构:北京现代华清材料科技发展中心
grapchina.org 京ICP备10026874号-12   grapchina.cn 京ICP备10026874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402号
分享到:
凯发_组委会

凯发

组委会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是上海市宝山区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上海市宝山区的一级国家行政机关;对宝山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负责;在宝山区人民代表大会闭幕期间,对宝山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分别由区长、副区长和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每届任期五年,实行区长负责制。

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111计划”、“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1922年10月23日,国共合作曾创建了上海大学,1927年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上海大学。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2019年,上海大学在QS建校50年以下大学150强排名中列中国大陆第1名;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列中国大陆第16名;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列中国大陆第36名。 截至2019年5月31日,上海大学有宝山校区(校本部)、延长校区、嘉定校区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设有26个学院、1个学部(筹)和2个校管系;开设86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3077人;有研究生16954人,全日制本科生19934人,专科生37人,预科生55人。

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于2022年10月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是由浙江省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组建的石墨烯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依托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牵头,联合我国石墨烯行业骨干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国有资本、社会资本等32家股东单位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1.66亿元,落户于宁波市镇海区。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采用“公司+联盟”的形式,依托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GIA),该联盟拥有成员单位150余家,基本囊括了国内外从事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的主流单位,涵盖了石墨烯产业链各个环节。

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是国内石墨烯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创新中心,采用“公司+联盟”形式,依托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GIA,简称“石墨烯联盟(CGIA)”)及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建立。总体目标:致力于建成引领全球石墨烯产业发展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石墨烯联盟(CGIA)成立于2013年7月13日,是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委的支持下,联合国内外从事石墨烯技术研发的高校科研院所、主流石墨烯生产企业、应用企业、终端产品用户企业和社会资本,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自发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指导单位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是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字〔2008)17号)的规定设立的,为市政府组成部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挂上海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牌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设内设机构24个,机关行政编制为300名。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是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字〔2008〕17号)的规定设立,为市政府组成部门,设15个内设机构。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机关行政编制为102名。

支持单位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C- MRS )是中国从事材料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自愿结合并依法成立的全国性、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协的组成部分,挂靠在中国科学院。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是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合 会 ( International Union of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简称IUMRS ) 的发起单位之一,并代表国家身份作为该会的成员。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成立于2018年,位于中关村科学城翠湖科技园,是北京市最早批准、由北京大学牵头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秉承“融通资源、集聚匠才、创新机制、引领未来”的理念,BGI以“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制引领石墨烯行业的创新发展。目前拥有两栋研发大楼,实验室面积2万平方米,人才队伍规模达260余人。

纳米马来西亚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负责承担国家在纳米技术领域针对产业化技术培育、推广的扶持工作,从14年起开始承担国家石墨烯行动计划。该项目直接对中央政府汇报,在国家科技部、经贸部等主要部门的支持下,由纳米马来西亚公司负责执行和协调具体工作。该行动计划围绕马来西亚的六大支柱产业,展开石墨烯技术布局,涉及领域涵盖橡胶、电子、润滑、储能、塑料等,截止19年已有30家下游应用企业参与到40多个研发应用项目中。

英国国家石墨烯研究院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机构。该研究所是世界上首个专注于石墨烯研究的机构,一直以来在石墨烯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和进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曼彻斯特大学石墨烯研究所进行介绍和分析:研究所背景与历史、研究所的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研究所的科研成果与突破、研究所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研究所的影响力与未来发展。

西班牙光子基金会是一家专业会议组织者,专门从事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特别是“石墨烯和 2DM”会议和在线会议的规划和执行。该基金会是构建和培育欧洲卓越以及加强该领域合作的关键参与者。他们的目标一是为基础纳米科学知识的传播、转移和转化提供创新平台;二是为了加强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跨学科研究,促进国际研究小组之间的合作,并促进新的联合项目提案的出现。

承办单位

上海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是由上海市和宝山区市区联动打造的石墨烯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之一。平台以石墨烯应用需求为牵引,着力构建石墨烯应用技术创新、中试及产业化的核心服务能力;通过“基地+基金+人才”模式,集聚并有效配置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创新资源,促进实验室较成熟成果的产业化,解决产业面临的共性技术问题,培育打造石墨烯产业集群;建设成为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国际知名的协同创新平台,实现“平台促科技,平台带产业”。

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牵头,联合我国石墨烯行业骨干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国有资本、社会资本等32家股东单位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1.66亿元,落户于宁波市镇海区。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NGIC”)采用“公司+联盟”的形式,依托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GIA),该联盟拥有成员单位140余家,基本囊括了国内外从事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的主流单位,涵盖了石墨烯产业链各个环节。NGIC秉持“聚焦需求,众筹众创,共建共享”的发展思路,面向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围绕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新能源、工业节能、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海洋工程、新材料技术等若干重点领域,聚焦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石墨烯材料产业化应用和石墨烯行业质量等研发方向,建设研发设计中心、行业服务中心、协同创新基地、国际合作基地等四大能力平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测试验证、中试孵化及行业公共服务等创新能力建设,突破技术成熟度4-7级的石墨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基础前沿技术,通过融合各创新要素实现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支撑打造贯穿石墨烯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价值链的创新体系,助推我国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

中欧合作石墨烯创新中心是由宝山区科委、宝山城市工业园与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石墨烯联盟(CGIA)共同发起成立的国际石墨烯创新服务平台,也是2019中欧长三角石墨烯创新高峰论坛的重要成果。 中心承担着链接上海与欧洲石墨烯产业的重要使命,旨在推动海内外优秀石墨烯项目团队与上海本地产业的深度交流、资源共享、技术合作、成果孵化、人才培养和项目产业化,促进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乃至全球高水平石墨烯创新技术及创新成果在上海的产业化落地,提升上海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能力,孵化出一批全球性创新型科技项目,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硬科技",将上海宝山打造成全球石墨烯产业合作孵化的策源地,更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有力支撑。 寰球(上海)石墨烯科技中心于2020年4月3日成立,是中欧合作石墨烯创新中心的运营单位。

协办单位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84年,是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集团积极布局智能电气、绿色能源、工控与自动化、智能家居以及孵化器等“4+1”产业板块,形成了集“发电、储电、输电、变电、配电、售电、用电”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优势。业务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超过3万名员工,年销售额达600亿元,位列中国民营企业100强。顺应现代能源、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技术融合发展大趋势,正泰以“一云两网”为发展战略,将“正泰云”作为智慧科技和数据应用的载体,实现企业对内与对外的数字化应用与服务,依托工业物联网(IIoT)构建正泰智能制造体系,践行电气行业智能化应用,依托能源物联网(EIoT)构建正泰智慧能源体系,开拓区域能源物联网模式,围绕能源“供给-存储-输变-配售-消费”体系,正泰以新能源、能源配售、大数据、能源增值服务为核心业务,以光伏设备、储能、输配电、低压电器、智能终端、软件开发、控制自动化为支柱业务,打造平台型企业,构筑区域智慧能源综合运营管理生态圈,为公共机构、工商业及终端用户提供一揽子能源解决方案。集团于2019年9月27日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一带一路”中国企业100强榜单排名第81位。2020年9月10日,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列第83位。2020年9月16日,入选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6届中国机械工业百强名单,排名第10。

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16年,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会员单位,2022年浙江省企业创造力百强企业,注册资本6600万元,研发中心10000平米。公司秉承首创(First)、极致(Best)、使命(Most)“3T”经营理念,致力于单层氧化石墨烯及其宏观组装材料的研发、生产及技术服务。 公司科创实力强,行业影响力大。拥有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230余项、国际专利30余项,为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落地转化企业,荣获2022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最高奖——优胜奖。获得国际石墨烯产品认证中心(IGCC)全球首个单层氧化石墨烯、单层氧化石墨烯改性功能纤维尼龙6产品认证证书。单层氧化石墨烯改性功能纤维荣获石墨烯联盟全球“2021年度最佳石墨烯产品创新奖”(石墨烯奥斯卡奖);单层氧化石墨烯技术成果入选“2020-2021年度中国市场黑科技TOP50”榜单,紧跟中国航天、华为、龙芯中科之后位居第六位。 公司技术原创,产品硬核。成功开发出“一片原料两根纤维两张膜”产业链技术和产品体系,即以单层氧化石墨烯为核心原料,以石墨烯基碳纤维、石墨烯多功能复合纤维、石墨烯散热膜及电热膜为重要应用领域,贯通料材器用,形成顶天立地格局。同时,以“石墨烯+”模式,为其他应用场景提供研发支持和技术解决方案。

烯纺科技是一家由高层次专家人才发起创立的,旨在以石墨烯材料技术创新功能纺织品应用,创新突破行业发展瓶颈,打破关键纺织材料技术国外垄断,以材料科技赋能纺织业发展。企业核心团队硕博人才占比超过45%,已建成从实验室→小试→中试→量产的石墨烯功能纺织品开发闭环,持有30余项授权专利,参与制定行业标准2项。建成通过ISO9001管理体系认证的、年产300吨的石墨烯功能纺织品生产加工及检测完整生产线,下游产品涵盖具有显著体感的消臭袜、抗菌内裤、透气衬衫、驱螨毛巾、凉感四件套等产品,性能可达到行业顶尖水平,价格可满足各类市场要求。

中关村华清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由北京现代华清材料科技发展中心、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自愿联合发起成立的,经北京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联盟以新材料开发和科技创新为导向,以推进低成本石墨烯及装备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为目标,建立质量检测体系,提升石墨烯材料的国际竞争力,大力推动石墨烯技术和产业发展。旨在通过整合协调产业资源,建立上下游、产学研信息、知识产权等资源共享机制;建立与政府沟通的渠道及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的平台;推动标准、评价、质量检测体系的建立,促进成员单位的自身发展,从而达到推动石墨烯产业发展的目的。

Graphene Info是目前全球最热门的科技资讯中心之一,涵盖了石墨烯行业内全产业链咨询信息,是目前全球石墨烯行业信息的综合门户。Graphene Info于2009年推出,并迅速登顶成为全球石墨烯人士产业信息获取地。 Graphene-info为全球石墨烯人及关注石墨烯行业的各界人士提供专业服务、资源和信息。截止目前,Graphene Info及母平台Metalgrass集团的每月读者超过40万,通讯订阅者超过50,000,社交媒体关注者超过50,000。

西安市追梦硬科技创业基金会(DTECF,以下简称基金会)是由一批有家国情怀、有复兴梦想、有战略眼光、有慈善爱心,和有实力的社会知名人士发起成立的慈善组织(非公 募)。 基金会的宗旨是,探索通过公益慈善的力量来推动中国科技原创技术发展的新途径,培育中国科技原创技术创业的追梦人。 基金会着力打造硬科技创业的服务平台,架设原创科技创业追梦人与公益慈善捐赠人对接的桥梁,发掘有潜力的、有独创精神的硬科技创业团队。重点关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拾遗补缺,雪中送炭,通过定向捐赠、众筹等多种公益慈善捐赠方式,帮筹款创业,助梦想成真,培育中国的“乔布斯”、“马斯克”,为实现科技强国而贡献力量。

上海际烯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石墨烯联盟(CGIA)在上海设立的创新服务平台。通过依托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的战略定位,联合宝山区政府共同搭建“上海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以科技产业为导向,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多元化投入的运行模式,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和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努力实现“平台促科技、平台带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石墨烯产业协同发展。

关于主办方

联系我们
400-110-3655   

E-mail: meeting@c-gia.cn   meeting01@c-gia.cn

参展电话:13646399362(苏老师)

主讲申请:19991951101(王老师)

官方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 版权所有     运营机构:北京现代华清材料科技发展中心
grapchina.org 京ICP备10026874号-12   grapchina.cn 京ICP备10026874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402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