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嘉宾-于进

于进
上海大学
  于进,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荷兰拉德堡德大学访问交流。长期从事基于低维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模拟计算,空间上横跨纳-介-微观尺度。纳尺度: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材料的电子/磁学性质,配合实验团队揭示新的物理力学机制;介尺度:通过分子动力学软件模拟低维材料的结构与力学性质;微观尺度:通过紧束缚近似传播方法研究材料在微观尺度下的缺陷/光导/电磁性质等。相关成果在Nature及其子刊等发表,已累计发表SCI论文32篇,获引3000余次。目前,主持上海市教委人才项目(东方学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各一项。
演讲题目:石墨烯薄膜的褶皱及其在质子制备方面的应用
主题会场未来能源(太阳能、钠电池、矾电池、固态、氢能)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内容摘要

  本征的褶皱的形状和大小对二维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两个几何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了石墨烯中的褶皱的分布函数。结果表明,石墨烯薄膜中褶皱的密度随着石墨烯褶皱的高度与直径的比(t/D)的增加,呈现出指数衰减的规律,这与我们通过经典的薄膜弯曲能公式推导出来的玻尔兹曼分布的形式一致。我们理论的结果揭示了石墨烯薄膜中褶皱分布的一般性规律,有望应用于其它二维材料的表面形貌的研究中。此外,我们与实验团队合作,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揭示了石墨烯褶皱的t/D与氢气在石墨烯薄膜表面裂解能力之间的关系,对质子的制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于主办方

联系我们
400-110-3655   

E-mail: meeting@c-gia.cn   meeting01@c-gia.cn

参展电话:13646399362(苏老师)

主讲申请:19991951101(王老师)

官方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 版权所有     运营机构:北京现代华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grapchina.org 京ICP备10026874号-12   grapchina.cn 京ICP备10026874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402号
分享到:
凯发_于进

凯发

演讲嘉宾-于进

于进
上海大学
  于进,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荷兰拉德堡德大学访问交流。长期从事基于低维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模拟计算,空间上横跨纳-介-微观尺度。纳尺度: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材料的电子/磁学性质,配合实验团队揭示新的物理力学机制;介尺度:通过分子动力学软件模拟低维材料的结构与力学性质;微观尺度:通过紧束缚近似传播方法研究材料在微观尺度下的缺陷/光导/电磁性质等。相关成果在Nature及其子刊等发表,已累计发表SCI论文32篇,获引3000余次。目前,主持上海市教委人才项目(东方学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各一项。
演讲题目:石墨烯薄膜的褶皱及其在质子制备方面的应用
主题会场未来能源(太阳能、钠电池、矾电池、固态、氢能)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内容摘要

  本征的褶皱的形状和大小对二维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两个几何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了石墨烯中的褶皱的分布函数。结果表明,石墨烯薄膜中褶皱的密度随着石墨烯褶皱的高度与直径的比(t/D)的增加,呈现出指数衰减的规律,这与我们通过经典的薄膜弯曲能公式推导出来的玻尔兹曼分布的形式一致。我们理论的结果揭示了石墨烯薄膜中褶皱分布的一般性规律,有望应用于其它二维材料的表面形貌的研究中。此外,我们与实验团队合作,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揭示了石墨烯褶皱的t/D与氢气在石墨烯薄膜表面裂解能力之间的关系,对质子的制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于主办方

联系我们
400-110-3655   

E-mail: meeting@c-gia.cn   meeting01@c-gia.cn

参展电话:13646399362(苏老师)

主讲申请:19991951101(王老师)

官方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 版权所有     运营机构:北京现代华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grapchina.org 京ICP备10026874号-12   grapchina.cn 京ICP备10026874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402号
分享到: